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3〕152号)要求,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结合实际制定2023年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计划。 一、坚持制造业当家,打造广东制造质量品牌
(一)着力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制造业当家的产业集群质量品牌。一是巩固提升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在全球叫得响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塑造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三是开展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家具建材、智能家电、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革皮具、五金机电、老幼用品等产业提质升级,分行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二)着力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打造制造业当家的特色企业质量品牌。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强化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十百千万”梯度培育机制,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协作,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配套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二、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激励制造业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深化“质量就是生命”、“品牌就是效益”的品质观,落实企业作为质量和品牌建设主体责任。鼓励企业设立企业首席质量官,健全质量管理队伍,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文化活动,开展品牌建设,把质量品牌建设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激励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鼓励企业结合实际开展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质量工程技术推广和提升活动,引导企业提高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质量追溯能力,提升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水平。鼓励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试点,引导企业开展自我评价、专业机构审核,推动企业通过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深化质量管理数字化应用、强化全过程质量绩效,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企业质量效益,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三、强化可靠性技术应用,推进重点行业质量提升(五)实施可靠性“筑基”和“倍增”行动,促进产业行业质量提升。大力宣贯并贯彻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把可靠性提升作为质量提升的突破口,树立可靠性应用示范,推动可靠性技术攻关,开展可靠性认证,鼓励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可靠性水平评价。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推进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和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不断提升重点行业以可靠性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水平。
(六)支持可靠性提升活动,推广先进可靠性技术工具及管理经验。支持专业机构深入企业开展可靠性诊断,为企业量身打造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流程、完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企业可靠性能力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质量专业机构以提升制造业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为主题,面向重点行业企业规范专业开展可靠性先进技术、工程应用、经验分享等培训交流、成果对接等交流推广活动,共同提升制造业质量和可靠性水平。
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促进“广东制造”质量品牌提升(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促进质量品牌竞争力提升。把创新驱动作为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的关键抓手,加快攻克重点行业领域“卡脖子”问题,开展生产技术生产流程改进,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以技术进步提升“广东制造”的质量品牌核心竞争力。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实施工业设计赋能广东行动,推动工业设计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更多工业设计走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助力粤东粤西粤北质量品牌提升。
(八)树立标杆引导作用,以标杆示范带动质量品牌提升。组织和引导制造业企业学习和借鉴国家级、省级“质量奖”、“质量标杆”企业的质量管理建设经验,特别是质量数字化管理方面的典型经验和案例,结合企业实际,推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制定有企业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规划,开展质量管理提升行动,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成熟度,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从合规走向卓越。推荐优秀省级“质量标杆”参与国家“质量标杆”遴选,支持有关行业协会规范专业开展“广东省质量标杆”遴选工作。
(九)高水平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先进标准促进质量品牌提升。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等有实力企业牵头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团体标准等标准制定修订,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先进标准开展生产和质量管理,以先进标准推动质量品牌提升。积极推荐技术水平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对促进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引领作用,具备较好的系统性和体系性的团体标准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百项团体标准评选。
五、实施“三赋”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提升(十)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赋智”中小企业,持续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贯彻落实《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深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强化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畅通技术供需对接渠道,健全成果项目库和企业需求库,完善赋智对接凭条体系,推动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业落地转化,持续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实力,助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
(十一)开展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贯彻落实《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切实发挥质量标准品牌的牵引作用,通过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理念、管理、产品、技术和模式创新,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十二)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六、实施“三品”战略,推动消费品行业质量品牌提升(十三)落实《广东省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工业数化化转型、供给创新、品牌培育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提质增效。针对行业特点分类制定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行动,促进行业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提升消费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塑造消费品工业数字化发展新优势,推动消费品企业质量品牌提升。
七、激发公共服务平台能力,提高质量品牌公共服务水平(十四)释放公共服务能力,夯实质量品牌培育基础。充分发挥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谋划开展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为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检测、计量、认证认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产业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鼓励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研究,引导企业导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升品牌建设能力,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开展品牌宣传活动。支持专业机构规范专业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工作。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支持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企业等规范专业共建区域品牌。发挥“中国品牌日”等平台作用,鼓励广东优秀制造业企业参与“广东制造”品牌宣传活动,拓展“广东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五)发挥公共服务专业职能,助力企业群众性质量文化活动提质增效。鼓励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等专业公共服务机构深入企业,规范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文化活动,助力企业采用先进标准、塑造品牌、用好知识产权,引导中小企业提升员工质量意识,改进质量保障举措,构建精益质量机制。
八、突出人才核心作用,加强质量品牌人才培养(十六)倡导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将建设质量高地与人才培育相结合,系统性打造质量人才生态,促进形成有利于质量管理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首席质量官的培育、管理等制度体系,充分发挥首席质量官在企业现代化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人才引领作用,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十七)着力提升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实施“新粤商培训工程”,围绕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先进制造、转型升级等专题,设立质量管理和品牌塑造高级研修班,紧扣产业和技术趋势面向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培训,结合专题把政策宣讲,创新、质量、品牌、标准、知识产权等领域内容纳入培训范畴。鼓励有关行业组织、专业机构规范组织质量、品牌、标准、知识产权人才培训,重点拓展培训企业首席质量官、首席品牌官、质量可靠性工程师等质量专业人才。
各地级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做好本地区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相关工作,要把坚持制造业当家和质量强省统筹谋划一体部署一同落实。分管领导要切实落实质量建设和质量考核工作,要注重认真总结提炼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亮点和突出成效,于12月12日前将年度工作总结报送我厅(制造业创新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