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零的笔记社

到年中了,就业形势又和23年初说的不太一样。虽然半年前我在《2023年怎么换到更稳定的工作?》这篇推送里大概说了一下2023年怎么换工作的方法,并且算是提前“预测”了一波我并不看好2023年的招聘趋势会比2022年更好。


(资料图片)

事实上,这半年里不断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事也证实了我的预言。对于一些吹捧2023年行情一定比去年好的博主,我只能说你们没有良心……

所以在秋招高峰期来临之际,为了让一部分职场人求职的时候不要和新一届应届生求职“撞车”,这里PO一下我关于今年下半年就业动向的看法,同样的工作几年的朋友也适用哈:

一、大厂不再像以前那样美好

曾几何时,某软件上都以去大厂当实习打工人为荣,随处可见APP上的用户会晒出自己的工牌照分享自己的实习感想,那时候我每天看着实习公众号在轮流推送大厂实习的消息,眼睛直勾勾地留下羡慕的泪水。

直到从2021年伊始,大厂间断开始裁员,刚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公司裁员,现在为了所谓的“降本增效”,都开始搞起了常态化裁员,搞得在大厂的人都人心惶惶。

事到如今,我们有必要给大厂祛魅,就好像前几年房地产各路海外双985的大神各显神通展露互相内卷一样,现在这个行业的光芒已经不足以吸引海内外大牛前来投递简历了,毕竟公司自身也难保。

但我还是要讲一句正确的废话——如果你刚毕业找工作,又或者是没毕业找实习阶段,还是有必要去大公司上班镀镀金的。心理学里有个效应叫做“光环效应”,如果你身上叠加的buff足够多,自然会让人多留意你几眼,后面跳槽出去获得offer的概率也会相对增大。

二、高学历有好有不好

20年前大学生还是个相对稀有的物种,而如今你现在只有个本科学历都不好出来混。我也采访过一些还在读书的后辈,咨询他们现在的读研意向,他们几乎都会回答我班上90%的人都会选择考研。

有个研究生学历好不好?有肯定好过没有,但文凭这玩意就像收藏品,量少价高,量多的时候就不值钱了。

所以如果你非要读研或者考研,建议目标院校要么985要么211,因为当你的学历不够亮眼的时候,基本在前期初筛就和大厂无缘了。既然你一开始读研就是奔着更好找工作的,那我就建议你功利一点、不要浪费青春去读影响自己求职的工作。

我甚至经常看到一些投稿说自己要被调剂去一些边缘地区读不知名学校的研究生、发出来问大家到底该不该去,针对这种提问我给出的答案一贯都是“不要去”,因为抱着“只要一纸文凭而不在乎学校好坏”的人,打从心底延续学生身份就是为了逃避就业去的,去无名学校无名专业读研对他们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三、学会留意公司的财务状况

在后xx时代,稳定现金流就是一家公司的一切。

留意一下现在很多被裁员的公司,他们现在采取的裁员手法不是只针对某个绩效低的员工裁,而是哪个项目哪个条线赚不到钱就裁,毫无商量的余地可言。

如果想在裁员的脚步迈出来前就及时逃跑,可以多和业务条线或者财务条线的同事交流,看看现在公司赚钱盈利的情况怎么样。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或者业务至今还没盈利,那就得警醒一下自己。

因为企业不养闲人,即便是gwy都已经慢慢有降薪的举措了,更何况是体制外的公司?没有新的盈利收入来源,公司哪里来的钱发工资给员工?

四、两类人群需要关注自己的求职风险

我指的这两类人群,一个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另一个则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老员工。后者因为背着房贷车贷,本来平时还贷就已经接近入不敷出,来一个裁员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熟悉的搭配有,年入百万的大厂中产,老婆是全职妈妈+二胎三胎,一个小小的裁员风暴就足以让这样的家庭一夜返贫。

而前者呢,本来就没有工作经验了,但因为年轻员工入职时间不长、薪资在全公司不算太高,裁掉他们对公司来说成本很低,但因为可替代性强,再找一份工作就得花九牛二虎之力。

除了裁员成本低的原因以外,我不止一次看到我朋友圈的小创业公司的老板抱怨自己以后不再打算招应届生,大多是投诉应届生由于还没遭受过社会的“毒打”,他们往往心态不好、遇到挫折从来不会想着迎难而上去解决问题,而往往总是想着避开问题或者陷入emo的状态或者干脆直接辞职,搞到创业型公司好不容易培养好一个人以后又重复招聘、培训成本极高。

如果你进不去大公司,同时又想用小公司作为自己入职的备选,那我建议你暂时把身上的利刺拔掉,锻炼自己的耐受力、打破玻璃心,不要刚入职的时候每天想着怎么造火箭、过几天又开始向往诗和远方。

有的人可能不服气,觉得“我就骂资本家怎么了”。但你要知道现在和前几年形势不同,那会儿你可以大肆谈论996icu,但现在的风向是“绝对保护好企业主的利益”,坚决“打击抹黑造谣企业”的人……

所以讲到这里,懂的都懂了,没懂的我也没办法,自己慢慢去悟。

关键词: